登录  注册   鹰潭久久倾力打造最好的鹰潭房产网、鹰潭人才网、鹰潭招聘网!

[余江]余江眼镜产业培育人才集聚联动发展

发布时间:2011-12-13 12:54:24   作者:鹰潭久久信息  来源:鹰潭日报  浏览:   【】【】【
    

余江实现眼镜产业培育与人才集聚联动发展

1—9月实现工业总产值48006万元,同比增长259%,上缴税收1195万元,同比增长149%

园区已集聚各类管理人才400余人、各类高级技术人才2000余人 

    (李建华 曾振家) 近年来,余江坚持“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思路,从战略高度将眼镜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富民产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同时着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实现了眼镜产业培育与人才集聚的联动发展。今年1—9月,余江眼镜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006万元,同比增长259%,上缴税收1195万元,同比增长149%。产业的集聚有力推动了眼镜园区各类人才的汇集。截至目前,该园区集聚各类管理人才400余人、各类高级技术人才2000余人。

筑巢引凤纳人才

    余江是我国著名的“眼镜之乡”,早在清朝嘉庆年间,中童镇就出现了眼镜作坊和销售协帮组织,并形成了“一副担子满天飞,走遍南北走东西”的眼镜销售传统。目前,余江从事眼镜销售行业的人员达5万多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和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此庞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如何利用?2002年,余江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高起点规划建设余江(国际)眼镜工业园,积极搭建平台,筑巢引凤。

    该县聘请了专业规划设计院规划眼镜园区,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园区,在园区开发建设商业街,为入园企业提供健全的社区服务。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积极开展“以情招商”、“以商招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邀请眼镜界知名人士特别是余江在外经商眼镜成功人士来园区实地考察,实现引进一个项目引来一批人才。建园之初,园区一次性签约资金达1.2亿元,引进经营管理人才3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150多人,成功回引15名余江籍人才到园区创业。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载体建设,该县还积极整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应用技术与研发经费、就业专项资金、县财政专项资金等,建设眼镜园区创业人才、科技人才孵化基地,不断推进眼镜园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同时充分发挥中童眼镜商会的带头示范作用,项目总投资10.25亿元建设集批发、产品展示、商务办公、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眼镜贸易市场,打造鹰潭眼镜旅游购物一条街。目前,该商贸城已完成投资1.4亿元,预计2012年将引进300家以上以网络经营或批发零售为主的眼镜销售商入驻。

    多年来,余江历任领导扭住发展眼镜这个特色产业不松劲,眼镜产业不断壮大,一批从事眼镜销售的余江人纷纷回家乡创业办厂,各类眼镜人才也纷至沓来。台湾科大光学有限公司投资500万美元兴办眼镜制造项目,台湾文德光学将全球营运总部搬至园区。仅2010年,眼镜园区就新引进企业12家,投产4家,开工8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2家、5000万元企业3家、2000万元企业7家,在谈项目几十个。目前园区共引进眼镜生产企业56家,拥有产业技术工人5000多人。

创优环境留人才

    俗话说:人才引得来,还要留得住。余江县在壮大眼镜产业、集聚行业人才中,牢固树立“安商比招商重要,诚信比承诺重要”的理念,实实在在地给引进的行业人才更多的优惠和关心照顾。

    2009年,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余江县眼镜产业建设指挥部,由县委常委挂帅,高位推动眼镜产业发展,落实各项服务举措。余江眼镜园区严格兑现各类优惠政策,对来余江投资的企业,实行税收分段优惠政策;对眼镜产业发展用地指标给予倾斜;对投资额度大、产业带动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继续实行“一企一策”的优惠政策;推行“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在规定的期限内为入驻企业办理工商登记、项目备案(核准)、规划、土地、环保、税务登记等一系列手续; 对新上项目和重点企业实行“一名科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服务专班、一名经济联络员”的服务模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对已经落户的项目和企业,按照“优惠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变、服务专班不变、发展环境不变”的要求,支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除国家规定的例行检查外,每月1—25日为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县各级机关和社会组织未经指挥部同意,不得在园区内开展检查、评比、收费、处罚等活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园区还建立了人才工作台账,开辟人才绿色通道,对人才子女入学优先照顾、人才配偶就业优先推荐,切实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让人才安心工作的浓厚氛围。

    周到高效的服务不仅受到客商的称赞,更让他们干事业干得放心。国内最大眼镜金属原材料生产企业温州亨得利眼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于2003年投资3000万元在该县创办了一家分公司——江西德镍金属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建成投产后,经过多年的接触,公司老总任显初发现余江不仅有许多招商安商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非常支持企业的发展,这更加坚定了他在余江创业的信心。今年1月1日,亨得利公司将总部全部搬至余江眼镜工业园区。不少老客商在追资的同时还纷纷介绍朋友来余江投资,据统计,该县近几年引进的眼镜项目中,由客商介绍引进的就占70%以上。新企业引得进留得住,老客商又引来新客商,该县由此形成“吸引一个,带来一群”的“滚雪球”效应,集聚了大批工业发展人才。

千方百计育人才

    在大力引进各类眼镜专业人才的同时,余江还不断提高“造血”功能,围绕培训、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各类眼镜企业管理及技术人才。

    余江县围绕发展壮大眼镜产业出台了《眼镜专业人才培育引进办法》,建立完善了与专业培训、专家指导、选派挂职、人才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培育引进机制。该县将眼镜园区内各类人才培养纳入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并扩大县级财政投入比例,支持开展面向眼镜园区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训,支持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培育高水平技术工人。同时积极组织管理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开展巡回服务指导,采取优秀后备干部选调及专业人才企业挂职等方式,不断提高眼镜园区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眼镜园区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达100多次,培训企业员工5000余人次。

    为加大技术人才培养力度,该县还一方面加强当地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大专院校为依托,在市县职业院校开设眼镜相关技工专业,为眼镜产业发展做好技术服务和人才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研企合作,拓宽园区科技人才孵化渠道,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组织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著名院校产学研合作,在园区设立教学科研基地,推动企业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近年来,眼镜园区企业与3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初步形成了技术人才牵引、资源共享和利益回馈的人才孵化机制,帮助企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00多人,163人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华德光学(江西)有限公司专门投资1000多万元建立了科研实验室,拥有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眼镜专利100多件,并荣获了第七届创新研究奖、第十一届国家发明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