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建设世界铜都 壮大工业经济
记者 钟海华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四大一新”发展战略,世界铜都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
2007年初,按照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鹰潭要建成世界铜都”的战略定位,及时顺应铜产业集聚的新趋势,本届市委、市政府就如何进一步发展铜产业,壮大铜经济提出了服务江铜,依托江铜,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把鹰潭建成世界铜都的战略构想。经过数年的努力,我市先后荣获“中国铜产业基地”、“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块金字招牌,“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已基本成形。
2007年5月10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建设世界铜都千人动员大会。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加快发展壮大铜产业,是实现鹰潭超常发展和富民强市的明智之举、必然选择。从此,我市建设世界铜都的宏伟战略正式实施。
2008年,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授予我市“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称号;随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又授予我市“中国铜产业基地”这一国家级金字招牌。这对于加快推进我市铜产业发展,加速铜项目集群、铜产业集聚、推进世界铜都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0年1月1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我市铜及铜加工基地榜上有名,成为全国铜产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10年5月31日,鹰潭(贵溪)铜拆解加工园区“无水港”正式投入运营,为我市世界铜都建设掀开了崭新一页。2010年10月25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作出批复,同意在我市筹建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2010年12月29日,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江西)建设工程破土动工,预计2012年建成。
开展铜项目招商,形成铜产业集群
发展大铜业,建设世界铜都,鹰潭具备资源、区位、产业优势。全市上下充分发挥优势,以筑巢引凤之精神,以海纳百川之气魄,按照“上下扩张、两头延伸”的思路和“招大引强、上下关联”的原则,积极开展铜项目招商,一大批“重量级”企业纷纷落户鹰潭,极大地推动了铜产业集群的形成。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谁能在发展环境上率先营造一个较高的平台,谁就能在当前产业转移大潮中率先承接大量的外界资本,率先吸纳各种人才,赢得大发展大繁荣的先机。
对企业而言,好的政策就意味着效益。近年来,我市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逐步实现铜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为铜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先后制定出台了《鹰潭市企业纳税大户奖励办法》、《鹰潭市工业发展奖励办法》、《鹰潭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鹰潭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为推动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政策支撑。同时,全市各单位、各部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依法、依规办事水平,提高政府机关、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在苦练“内功”、不断做优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我市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承接沿海地区铜产业转移提供良好条件,张开怀抱,迎接四方客商。
近年来,我市在鼓励现有铜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高附加值的同时,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不断完善招商选资策略,坚持招大引强,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促使铜产业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相互配套、相互协作的铜产业链。我市在铜产业集群的培育过程中,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即政府根据当地特色优势,制定出清晰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并加以有效地实施,从而培育出产业集群。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球最大的微型马达生产企业日本万宝至、全球最大的电脑变压器和连接线生产企业台湾光宝集团、全国500强企业浙江金田、全国铜板带前三强企业宁波兴业、全国漆包线生产龙头企业宏磊铜业、全国最大的铜阀门生产企业三花集团等一大批国内铜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落户鹰潭。
目前,我市铜产业集聚、项目集群效应显现。截至2010年末,全市共有铜企业105家,其中铜加工企业89家、铜拆解企业16家。已形成120万吨/年的电解铜生产能力、180万吨/年的铜材加工能力、70万吨/年的铜拆解能力。今年上半年,铜加工新项目建成29个,新增铜加工年产能30多万吨,全市铜材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已达180万吨。新开工铜加工项目5个,预计建成后新增铜加工年产能6万吨。全市已形成从上游铜矿勘探、矿石开采、选矿、废旧金属拆解,到中游铜冶炼、精炼,延伸到下游铜精深加工、终端用铜企业的完整产业链。铜资源自给率高,铜产业技术基础好,铜采选、冶炼加工水平总体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建设铜拆解园,提供强大发展后劲
建设世界铜都,鹰潭具备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但不可否认,铜原料供应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鹰潭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打造世界铜都的战略构想中,规划并建设中国内陆省份第一家铜工业拆解园,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犹如一座“流动的矿山”,源源不断地为江铜和鹰潭地方铜企业发展提供原料,为鹰潭铜产业发展拓展了更大的空间,为更多的铜企业落户鹰潭提供了优势条件,为世界铜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强大发展后劲。
2007年4月,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项目正式启动,同年9月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2008年,鹰潭铜拆解加工区被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正式授予“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称号;2010年5月,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联合验收,成为我省首批建成并获批的进口废物“圈区管理”园区。随后,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首批进口第七类废物在九江口岸顺利通关,这标志着我国内陆地区口岸首例进口转运第七类废物国际运输通道顺利开通。
建设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四大一新”战略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鹰潭铜拆解加工园区的建设对于加快再生资源的整合、促进铜产业聚集、助推世界铜都建设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
全市工业战线按照“扩总量、调结构、促转变、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主攻优势产业,壮大工业经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162.04亿元,铜产业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
今年以来, 我市工业战线围绕“一强、二大、三新、四特”的产业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市工业经济在2010年高位运行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高开高走,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三大主要指标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1—6月,全市15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15亿元,同比增长12.71%,完成省下达目标的52.27%;完成工业总产值734.26亿元,同比增长42.3%;实现产销率98.6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6.9亿元,同比增长61.16%,完成省下达目标的56.78%;实现利税总额68.3亿元,同比增长59.02%,完成省下达目标的56.9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447.37%,位列全省各设区市之首,同比提高了150.4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9.36个百分点。